信网2月14日讯随着绿色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的呼声日益高涨,锂电池的市场需求正持续增长。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智能中心团队研究出了有关锂电池的最新成果:当锂电池的寿命即将终结时,为它“注射”一针新分子,就能使它恢复原本的充电容量,甚至使得原本只能保证6-8年/1000-1500次充放电的电池,维持1万次充放电,且电池健康水平与出厂时几乎依旧一样。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24家相关企业。从现存企业成立年限分布来看,国内超七成锂电池相关企业的成立年限在5年以上,且多集中在5-10年,占比57.19%。此外,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较为均匀,25%的企业归属制造业。 超七成锂电池相关企业的成立年限在5年以上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成立年限分布来看,国内超七成锂电池相关企业的成立年限在5年以上,且多集中在5-10年,占比57.19%。其次,成立年限在10年以上的相关企业占比18.87%。 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较为均匀 企查查数据显示,锂电池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分布较为均匀,其中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企业占比最大,为25.83%。其次注册资本在100万元(含)-200万元、1000万元(含)-5000万元的企业分别占比22.80%、17.89%。 25%的企业归属制造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锂电池相关企业在国标行业的分布较为集中,归属于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的相关企业分别占比41.45%、24.98%、21.76%。(信网行动员)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