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的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是冰雪领域的一场高光盛事。据了解,本届亚冬会共有来自亚洲34个国家和地区的1270多名运动员参赛,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亚冬会带动冰雪热,在青岛冰雪运动“热”力十足,冰雪运动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正深度融合发展。 青岛籍选手闪耀亚冬会 青岛积极布局冰雪产业链 2月9日,在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A组决赛中,青岛选手公俐最后一棒完成关键超越,帮助中国队夺得金牌,同时也为青岛摘得亚冬会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此外,青岛选手李文龙与队友携手,夺得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铜牌。另外一名青岛姑娘纪璐璐在滑雪登山女子短距离比赛中获得第四名。 近年来,青岛在冰雪产业发展上积极布局,依托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文旅融合优势,逐步形成了以室内冰雪场馆、冰雪旅游、赛事活动等为特色的产业链。 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的“2025年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中,两个冰雪项目在列。其中之一便是青岛国信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体育中心二期室内冰雪运动馆项目。该项目拟新建室内冰雪运动馆1座,包括中级、初级滑雪赛道、标准冰场及运动员休息室等配套设施。据了解,此次入选省重点项目名单的室内冰雪运动馆项目集滑雪体验、精品住宿、冰上运动、配套商业于一体,将进一步拓展了冰雪消费新空间、新场景。可以预见,项目建成后将通过产业再造、业态升级、场景重塑,进一步完善青岛冰雪产业链。 冰雪进校园 青岛积极培育冰雪运动后备人才 近年来,随着冰雪运动掀起热潮,青岛市体育局提出“冰雪进校园”计划,支持中小学开设滑冰、滑雪课程,并推动社会资本投资冰雪场馆建设。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所“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青岛宁夏路小学既有仿真冰场专用器材,也建构了“悦动冰上”体育特色课程,吸引众多青少年参与到冰雪运动中。 可以看到,青岛十分重视体教融合发展,“冰雪进校园”让青少年掌握冰雪运动基本技能的同时,培养了他们对冰雪运动的兴趣和爱好,有助于青岛培养更多的冰雪产业和冰雪运动的后备人才。 今年1月,“奔跑吧·少年”迎冬运青岛市青少年冰雪季在青岛万象城冰纷万象滑冰场启动;国信冰上运动中心举行了青岛市冰球锦标赛、青岛市短道速滑锦标赛两场赛事;国信冰球队更是山东省内唯一一支参加北京市冰球联赛的队伍。青岛正以冰雪赛事为契机,走出一条特色冰雪运动发展之路。 冰雪冷资源带动冬季文旅消费热 随着青岛冰雪经济与运动的深入发展,如今,青岛冰雪产业加速集聚,冰雪消费也乘势升温。截至目前,青岛共有7家室外雪场、4家室内冰场,冰雪场馆设施的增加将延续冰雪热,为消费打开新空间。 位于青岛即墨区的金山滑雪场作为胶东半岛规模最大的滑雪场地,雪道规划满足不同水平滑雪者需求,配套娱乐项目亮点突出。以滑雪场为核心,当地文旅部门积极规划联动旅游线路,引导景区、酒店、民宿等配套推出特色体验与优惠活动,推动青岛冰雪经济从区域发展迈向全域联动。 在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当下,青岛精心打造冬季旅游新名片,通过“冬游青岛”系列活动进一步激发冰雪消费活力。青岛围绕“追鸥逐浪”打造冬季文旅IP,受到外地游客广泛欢迎。此外,胶州湾海冰奇观、金茂湾“海冰栅栏”、崂山北九水景区冰瀑也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观赏,这都成为展现青岛冰雪消费潜力的一扇窗口。 在2025年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上青岛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突破”之后是“新出发”,乘着“冬”风在冰雪经济崛起的大势下,青岛冰雪产业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活力和潜力。信网评论员 赵晓珊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