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城阳巴士) 信网6月6日讯(通讯员 邵英世 行动员 李美玉)在第十五个国际档案日(6月9日)即将到来之前,6月6日上午,来自城阳区各个街道的8名公交乘客代表受邀来到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城阳巴士公司档案室,参观了解了城阳区公交线路自2009年以来的不断发展变化以及城阳巴士公司为赋能乘客美好出行而做出的各项努力,大家还坐下来互相交流公交乘坐体验,积极为优化公交线网、提高车厢服务品质提出了宝贵意见。 观看公交档案,感叹城市发展变迁 “回顾往昔,岁月峥嵘。十三年前的城阳区还是个体‘小公共’汽车的天下,拥挤、脏乱、破旧……城阳区群众公共出行的种种不便不一而足。直到2009年1月1日,为加快北部城区公共交通发展,公交集团、城阳区政府在长城路161号公交停车场,举行了青岛公交集团城阳分公司成立暨502路开通仪式……”伴随着城阳巴士档案员张汝波的细致讲解,乘客代表们一边观看着一张张记录线路开通的老照片,一边为城阳区的日新月异和城阳公交的迅速发展而感慨。 来自城阳街道的乘客代表王女士感叹道:“的确硕果累累,城阳巴士公司十三年风雨兼程,从当初的只有502路这1条公交线、20部运营车辆,发展到了现在的60条公交线路、820部公交车,真是方便了咱们城阳区近百万居民的公交出行。” 除了车辆数目的增加,还有车型质量的提高。档案展示中详细记录了城阳巴士公交从老旧燃油车型到天然气环保车型,再到如今普遍流行的新能源纯电公交车的更新迭变。据悉,目前城阳巴士公司中纯电动公交车已经增加至400多辆,整洁优美的车厢环境、智能科技的赋能添彩、温暖贴心的优质服务,在向“绿色公交”迈出坚实一步的同时,也为乘客美好出行贡献了一份力量。 畅通沟通渠道,乘客积极献言献策 参观完各类档案老照片,档案员张汝波又组织各位乘客代表围桌坐下来,互相交流乘坐公交车时的真实体验,并认真记录下大家在优化公交出行和提升车厢服务方面所提的各项建议和意见。 据张汝波向信网介绍,本次“乘客开放日”活动旨在通过观看公交档案契机,拓展与乘客们的有效沟通渠道,是一个对外展示、贴近乘客、问需于民的过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聆听群众们的心声,通过了解掌握乘客的真实反馈,调整公交服务方式、丰富优质服务内涵,进而不断清除公交营运中的“盲点”,打通车厢服务中的“堵点”。 “今年是全国首条公交线路,也是青岛城运公交首条线路开通115周年,也是城阳巴士公司的‘作风能力提升年’,下一步,城阳巴士档案室会同公司相关部室,针对开放日中乘客提出的线路优化意见、服务提升建议,围绕城市公交‘美好出行’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要求进行实地调研并商讨、制定优化方案、更好服务广大乘客。”张汝波说道。 持续转变作风,为乘客美好出行添彩 “城阳巴士公交车始终在党的指引下前行,哪里的群众有需要,我们就开到哪里为他们服务。”活动最后,乘客代表们一起观看了助农公交线921路的档案影片:921路线开通于2011年,是一条通往大山里的线路,由后金发往棉花西,是进出棉花社区的唯一一条公交线。棉花社区位于惜福镇街道东部,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的美称,樱桃种植是村里的特色产业,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樱桃树,只可惜它三面环山,山路窄,弯也多,只有村子门口的一条村级路通往外界。 过去交通不便,村民们走出大山要一个多小时,每年樱桃、杏等瓜果成熟时无法及时销售。921路公交线的开通,给村民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吸引游客到村里游玩,同时也促进社区樱桃等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带动了村里系列经济发展,给村民们带来很大经济利润,帮助村民走上致富路。 “这次参观公交档案之行很有意义,不但了解了城阳区公交发展的脉络,还向公交公司反应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不虚此行。”乘客代表们纷纷表示道。 据悉,城阳巴士公司档案室而今有七万余件档案,它真实地反映了城阳区公交由无到有的变迁,档案“变”与“不变”的生动演绎,让人感恩当下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的这座城市,让市民感受时代跳动的脉搏,在记忆中充满向上向好向美的期许和动力,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城市公交人为乘客美好出行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