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5月25日讯(记者 孙倩 通讯员 吕鸿飞)为抢抓毕业生求职黄金期、冲刺期,加快推动在青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更多高校毕业生留青聚青发展,5月24日,青岛市重点产业招聘进校园暨高校书记校长“访企拓岗”活动在青岛科技大学崂山校区举办。 此次活动,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联合青岛科技大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邀请了海尔智家、赛轮集团、软控股份、青岛啤酒、海湾化学、歌尔股份、黄海制药等106家用人单位现场(含四方校区分会场)招贤纳士,共发布岗位14520个,涵盖石油化工、机械、制药、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计算机与电子技术等行业领域。另外,还有198家企业通过云端招聘,其中,国企及上市公司占比高达50%,提供岗位数17927个。 据悉,为确保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青岛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人社服务专员作用,“点对点”对毕业生和企业需求进行“双向对接”,提高人岗适配的靶向性和精准度。青岛科技大学副校长丁林表示:“政校企联手,往往事半功倍。希望各方建立人才招引和求职就业的常态化合作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活动期间,青岛市人社部门还为大学生代表发放了高校毕业生留青就业创业“小红书”。记者打开这本精美的政策“口袋宝典”,从500-1200元的住房补贴到15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安家费,从“金种子”人才储备计划到最高6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安居生活息息相关的利好政策应有尽有、一手掌握。“我们以这种方式,将户籍档案、人才就业补贴、实习见习、基层就业项目、创业创新、平台服务等一揽子政策向高校和学子们宣传推介,让政策服务随时随地、随身随心。”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主任董海波表示。 下一步,青岛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将“兵”发五路,集中开展在青高校2022届毕业生“就业促进月”护航行动。即建立在青高校“一校一策”对接服务机制,同时开展“招聘岗位进校园”“就业服务进校园”“‘青才实训营’见习实习对接”“毕业生落户档案专项服务”活动,倾力打造“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的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在青高校毕业生留青率的稳步提升。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