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桓竹苑业主 摄) (来源:信网 见习行动员 姜丹宁 摄) (来源:桓竹苑业主 摄) 信网5月25日讯(见习行动员 姜丹宁)近日,青岛市桓竹苑小区居民向信网(青岛信息港)反映,开发商青岛康储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业主同意,私自在桓竹苑7-10号楼地下室开工,向下挖了60多厘米。辽源路街道执法中队的工作人员证实,开发商此前未进行规划审批和办理施工许可证,中队也曾责令开发商停工,并联系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鉴定。 小区地下室突然施工 还打上隔断挂上了门牌号 早在4月下旬的时候,桓竹苑小区的居民就听到了敲敲打打的声音。声音来自地下,还不时有碎石头堆放在楼前的空地上。等大家来到负一层时,发现原本雪白光洁的地面已经被砸碎,变成一块块碎石板,露出了黄色的泥土层,部分土层已经被工人用铁锹挖至底部。这里遍布管道,设有部分机箱与仪表,墙面疑似因施工震动而出现裂纹。之后的几天,居民陆续发现负一层地下室里的动静更大了,甚至在矮墙上打起了隔断,改造成了住家户的样子,“交房的时候地下室的高度是2米,现在得有2.6米了。” 信网也看到,地下室的部分房间仍未施工完毕,碎石与黄土混杂,地面起伏不平,输送机从窗口通向室外。白墙下端是一截因挖土露出来的灰砖墙,房间内仍有一些泥土和废纸板未清理干净。个别房间已经将标着“xxx室”的户门安装完毕。同时,室内有烟雾报警器、电源总开关,并且设有马桶下水管道等住房设施。 (来源:桓竹苑业主 摄) 开发商未办手续就先施工 后期可能还要出售地下室 一开始,施工工人向居民解释地下室的施工项目是“做防水”,但在大家联系开发商青岛康储实业有限公司时,得到的回答却是“清理回填土,检测内渗,前期找过专家检测过这里存在内渗。”之后,居民又把此事反映给了辽源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在给出的公开回复里称:“该小区物业为寻找水管漏水点进行地下室地面下挖,经检查确认其下挖行为未触及楼体地基。” 不一样的答复让居民彻底懵了,自家的房子下面折腾出这么大的动静,却没人能说清楚是怎么回事,而且大家更担心的是这次施工会不会给楼体安全造成不良影响。 对此,信网联系到了桓竹苑小区安泰宜家物业李经理,他告诉信网,施工区域是私人储藏室,产权属于开发商,不属于公共区域,计划在未来将这些储藏室对外出售,但究竟是按照储藏室对外租卖还是以住房的形式出租,李经理未给出明确答案,“我们只能区分他们是公共区域还是非公共区域。至于出售时的证明、定价问题,这个得问开发商,我们真不知道”。 之后,业主们从青岛市城市建设档案馆调取了小区规划、验收时的图纸,图纸显示施工位置曾规划为储藏室。信网咨询了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处理投诉的工作人员表示,桓竹苑私挖地下空间有两点违规:“其一,开发商在动工之前未进行规划审批,办理施工许可手续。其二,房屋一经交付投入使用,便与业主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小区在建设新项目、开动工程前应首先征得业主同意,若未经业主同意则不能随意施工。” (来源:信网 见习行动员 姜丹宁 摄) 施工区域属于公摊面积 施工暂未影响楼体安全 针对桓竹苑小区地下室的施工,辽源路街道执法中队的工作人员证实,开发商此前未进行规划审批和办理施工许可证,中队也曾责令开发商停工,并联系了第三方机构进行安全鉴定。5月11日,桓竹苑小区的物业向执法中队提交了《覆土移除对结构安全性评估鉴定报告》,报告书结论为“工程改造对整栋楼的结构安全没有影响”。该工作人员告诉表示:“那个地下室有60多厘米的垫土层,土下面还有一层水泥地面。不影响安全、不破坏地基的话,他们挖是可以的,但是必须要按程序出示报告。” 目前,辽源路街道执法中队已确认施工行为发生在业主公摊面积区域内,属于业主公共区域,“物业方称此举是为了业主利益修复漏水点,施工属于移除覆土而并非挖地,因此中队便无权对其进行处罚。但如果物业管理方后续要将地下室对外租售,则属于民事纠纷争议,超出了中队执法权的范围,我们建议居民走民事诉讼程序解决争端。” (来源:桓竹苑业主 摄) (来源:桓竹苑业主 摄)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