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青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青岛信息港 首页 青岛资讯 查看内容
青岛资讯

百年豪车深陷“减配门” 保时捷发布致车主一封信

2022-5-14 11:14     发布者: 青岛信息港 查看 1594
(来源:保时捷官方) 信网5月12日讯(记者 李鑫邦 赵宝辉)“本该随车标配的电动转向柱现在却被更换为手动转向柱。”近期,有百年豪车品牌声誉的保时捷重回舆论的“风口浪尖”,深陷车辆配置“减配门”。当价值3万元的 ...


(来源:保时捷官方)


信网5月12日讯(记者 李鑫邦 赵宝辉)“本该随车标配的电动转向柱现在却被更换为手动转向柱。”近期,有百年豪车品牌声誉的保时捷重回舆论的“风口浪尖”,深陷车辆配置“减配门”。当价值3万元的电动转向柱被悄悄减配后,车主们也纷纷向保时捷发起维权行动。“售前明明承诺是电子调节转向柱,交车以后才发现是手动的,这难道不是欺诈吗?”今年上半年,市民刘先生曾在青岛追星保时捷4S店购买了一款保时捷汽车,一想起车子配置,心里面便满是懊恼。他认为,保时捷此举已严重侵犯了他作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时捷中国方面回复信网,保时捷客服热线仅面向客户服务,无法在媒体层面给出明确答复。信网注意到,保时捷新闻中心于4月30日发布声明称,减配原因系半导体产能短缺导致,无法预估电动调节功能芯片到货时间。与此同时,保时捷方面已成立特别工作组,由保时捷总部和保时捷中国牵头,联合相关供应商,共同研究所有的可能性,期望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保时捷深陷“减配门”


“带有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即车主们所熟知的“电动调节方向盘”,驾驶员可通过电机对方向盘位置进行调节,目前电动调节方向盘已经成为乘用车较为普及的配置。今年4月份,市民刘先生在青岛追星保时捷4S店购买了一款保时捷汽车。据他回忆,销售人员在介绍车辆的时候,明确表示车辆具有电动转向柱功能,可等到车子真正交付后消费者才得知转向柱并非电子,取而代之的则是手动。


据刘先生所述,当他意识到这件事以后,便及时联系到商家,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工厂统一给出的解决方案为对于车辆已交付的客人给予13800元的代金券,对于未交车的客人,进行赔偿2300元的代金券。


对于这样的处理方案,刘先生表示自己难以接受,“首先保时捷未经我本人同意私自给我减配,我已经是很恼怒了,现在又是根据车辆交付结果不同,从而出台不同的赔偿标准。为什么都是一样的问题,标准还不同呢?”


信网了解到,目前在全国范围内,保时捷对于相关问题的投诉已经高达百余起,涉事车辆超两万辆,减配车型涉及


Panamera(参数|图片)、


Cayenne(参数|图片)、


Macan(参数|图片)、


911(参数|图片)及


Taycan(参数|图片)等多款热门车型,问题也均系将原本具备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改为手动转向柱。


保时捷发布致车主一封信


根据车主所提供的信息,信网联系到了与客户进行对接的4S店销售顾问张先生。面对信网采访,对方称他们并未收到这样的投诉。而对于刘先生面临的情况,销售顾问也并未正面回复信网。


为进一步了解情况,信网还联系到了保时捷中国客服。客服人员则回应称,保时捷热线仅面向客户服务,对于此事,他们无法在媒体层面给出具体答复。当被问及在此事件中,保时捷的赔偿标准又为何不同,对方仅一味表示,“我们保时捷热线仅面向客户服务。”


经查询相关信息,信网注意到,早在4月30日,保时捷新闻中心就对“减配”一事发布声明:2020年以来,缺芯导致汽车行业出现生产瓶颈,保时捷部分车型的个别配件受到严重影响。2021年下半年,保时捷中国从总部了解到,部分车型配备的带电动调节功能的转向柱更换为手动调节的转向柱,并计划此后通过改装来恢复这一功能。


声明中还透露,“保时捷总部在进行诸多努力协调后,仍无法预估电动调节功能相关芯片的到货时间。这意味着,此前的恢复更换计划将置客户于持续的不确定性和无限期的等待中。因此,今年第一季度末,保时捷总部被迫决定,取消带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的恢复更换计划。保时捷中国随即授权全国各保时捷中心与相关客户进行主动告知和深入沟通。”


对于该声明,国内多数车主并不买账,认为其并未提供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要车主们进行理解。目前随着事件在全国范围内的不断发酵,部分保时捷车主联合了各大汽车自媒体博主进行发声,对保时捷品牌进行谴责。此外,在4月27日的一场保时捷线上发布会上,大量车主通过刷屏的方式,进行维权。


对此,山东中青律师事务所张光耀律师表示,若实际交付的车辆与宣传时对外公布的信息不一致,那么,车企未告知消费者擅自给车辆减配,那么该行为已经涉嫌违法。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此外,张律师告诉信网,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外,《广告法》中也有相关的规定,广告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的,构成虚假广告。虚假广告可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依据情节不同,对其作出罚款等行政处罚。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邀请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