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地铁) 信网4月21日讯(行动员 李美玉)4月20日,青岛市应急管理协会轨道交通保护区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地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建刚致辞,并与青岛市应急管理协会会长张旭明共同为专委会揭牌。地铁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君主持活动仪式,有关市直部门、区(市)政府、产权单位、社会团体和专委会成员单位等几十家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了本次活动。 青岛地铁运营里程已达284公里,保护区面积覆盖38平方公里。预计到“十四五”末,运营里程将达到400公里,保护区面积覆盖超50平方公里,地铁保护区的管理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为实现保护区管理规范化、专业化,保障广大市民出行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在市应急管理协会的支持下,由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青岛海丽雅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联合发起,成立了轨道交通保护区专业委员会。 成立轨道交通保护区专业委员会,是贯彻落实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轨道交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理念的根本遵循,是推进实施青岛城市轨道交通“三六五”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轨道交通保护区专业委员会是一个融合了全市乃至国内规划设计、工程勘察、建筑施工、安全咨询、信息技术、设备制造、创新研发等行业单位的跨界共同体,有助于促进青岛市各行各业交流互进,有助于促进青岛市城市轨道交通安全发展。 轨道交通保护区专业委员会设地质勘察、规划设计、结构监测、论证评估等四大专业板块。目前已初步确定吸纳会员单位26家,各会员单位将按照专业板块划分,多方面多角度协同开展工作。下一步,专委会将紧紧围绕轨道交通保护区特点和发展趋势,设置研究课题,完善相关参数,制定相关标准,研究推广新技术应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紧密联系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深化和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监测、评估等各方单位的交流合作,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保护区管理体系,促进现有地铁相关部门、单位单一管理向多行业、多专业齐抓共管联合治理转变。以专委会为平台,进一步完善我市城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工作体制,建立沟通会商机制,加强同青岛市内各单位和各城市轨道交通经营单位的交流合作,引进、吸收先进技术和做法,促进青岛地铁保护区管理工作提升。通过组织高峰论坛、课题研讨会等形式,将青岛市轨道交通保护区管理优秀经验做法向全国进行宣传推广,创建保护区“共建、共享、共保”青岛模式。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