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青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青岛信息港 首页 区市频道 查看内容

聊城:科技润泽乡村沃野,重构传统农耕图景 | 海岱文化谱新篇 ...

2025-10-13 22:44| 发布者: 高新区采编中心| 查看: 15| 评论: 0

摘要: 本网讯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正进行一场深度重塑。近年来,聊城市以农业为基、科技为翼,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科技赋能乡村”的创新之路。10月12日-13日,海 ...

本网讯当今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随着大数据技术应用不断拓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正进行一场深度重塑。近年来,聊城市以农业为基、科技为翼,走出了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科技赋能乡村”的创新之路。

10月12日-13日,海岱文化谱新篇——“返故乡·看发展”网络名人山东行活动走访信发集团农业有限公司、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京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山东阳平食品有限公司等地,探寻聊城市农业数字化转型的乡村振兴密码。

数字赋能,打造循环农业新标杆

网络名人一行走进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映入眼帘的是科技与生态交织的现代农业图景。园区核心的数字农业大数据应用服务平台,如同给农田装上了“智慧大脑”,通过部署在棚内的13类环境传感器,自动采集气温、湿度、光照等数据,并依托AI算法自动调节通风、补光、水肥供给等设备,始终保持作物生长最适宜的环境,打破传统农业“靠天吃饭”产量效益不稳定等瓶颈。

产业园的另一大创新在于构建了“工业-农业”资源循环体系。“我们依托信发集团的电厂资源,构建了‘工业废热供暖+二氧化碳回收’的循环系统。”信发集团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道,“将电厂余热输送至大棚供暖,利用二氧化碳捕集技术提升果蔬品质,实现工业废料与农业生产的闭环循环。”现如今,工业中废弃的二氧化碳,余热、废弃的粉煤灰,如今都变成了这片产业园中的养料或原料。

在产业振兴的同时,信发集团与小刘新村探索出“土地流转+入股分红+务工就业”的三重收益模式。通过流转1500亩土地,村民每年获得稳定租金,还可通过入股分红、产业园务工实现更多收益。2020年,信发集团免费出资为小刘新村144户村民建起宽敞明亮、院落大气的庭院式住宅,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样板。今年4月,茌平区信发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入选山东省“万企兴万村”行动首批优秀案例,成为平原地区乡村振兴的标杆。

农文旅深度融合,数字技术激活体验经济

在莘县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十大主题场馆以“科技+文化+旅游”模式,重新定义了现代农业的边界。这里不仅是北方最大的温室农业综合体,更是农耕文化与现代科技的交融场,集中展示现代农业的多种模式与前沿成果。

蔬韵高科馆中,上百种蔬菜品类与数十种创新栽培模式以立体化、场景化的形式集中呈现。“场馆内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调控温湿度,水培、气雾培等30余种栽培模式让300余种蔬菜同场生长。”嘉年华负责人向网络名人一行介绍道。菌倾天下馆里,物联网智能控制平台通过分布式温湿度传感器网络与自适应调控系统,将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转化为优质培养基,显著提高产量的同时还能合理控制污染风险,构建起“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生态。鱼水情莘馆内,鱼菜共生系统通过微生物分解鱼粪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氮磷养分,配合循环水处理装置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现如今,中原现代农业嘉年华已发展成为集高新栽培技术展示、游乐农事体验、农耕文化展示、地域特色展示、文化创意创作平台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文旅综合体,让游客充分享受游玩乐趣的同时,以崭新的方式诠释当地农业特色。

全自动化管理,物联网重构作物生长逻辑

作为聊城市与京阳集团联合打造的高新技术示范园区,京阳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以“种业振兴”与“智能装备研发”为核心定位,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的现代农业创新体系。网络名人一行在参观中看到,园区通过“棚体架构革新+智能装备集成”双轮驱动,打造出华北地区首个“研发-生产-示范”一体化数字农业高科技园区——7种温室综合设施模型错落分布,配备自主可控的智慧物联网平台与数字农业终端系统,实现从环境调控到生产管理的全流程数字化覆盖。

据介绍,园区研发建设的智能化玻璃温室,能够以物联网为核心,打造出“四季如春”的植物工厂,从遮阳到灌溉,从通风到补光,全自动化管理,为作物提供恒温恒湿的生长环境,不仅可以提高作物品质,还高效实现智慧农业全自动化管理。该温室系统突破了传统农业对人工经验的依赖,通过AI算法将种植参数转化为可执行的数字指令。这种“无人化”生产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更将农药使用量有效减少,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一碗胡辣汤传承五代人,百年老字号焕发新生

步入山东阳平食品有限公司展厅,一锅热气蒸腾的胡辣汤正翻滚着琥珀色的汤汁,空气中弥漫的辛香与醇厚交织,瞬间将人拉回清末民初的街巷——这里传承的“阳平胡辣汤”制作技艺,已跨越百年时光,成为齐鲁饮食文化的活态见证。“我们的配方传承了五代人,每一味都承载着山东的地域特色。”讲解员边说边展示原料样本,并邀请大家品尝即食产品。轻抿一口,浓稠的汤体裹挟着胡椒的微辣与香料的回甘,在舌尖绽放出层次丰富的味觉交响,众人不由得纷纷赞叹。

据介绍,在保留非遗核心技艺的基础上,阳平食品引入多项创新技术:微波低温烘焙工艺将温度精准控制在90-100℃,通过由内而外的熟化方式,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营养成分;超微粉碎技术则对原料进行低温制冷处理,使产品颗粒分布均匀细腻,入口顺滑度大幅提升。这家以非遗技艺为核心的企业,先后荣获“山东老字号”“齐鲁名吃”等称号,而今正通过数字化改造,为这项传统技艺注入新的生命力。目前,阳平食品的全国门店已突破8万家,凭借“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仅用五年时间便实现销售额破亿元。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大数据、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技术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重构传统农耕图景。在这场变革中,聊城市以“科技赋能乡村”为创新引擎,构建起“数字技术+现代农业”的融合发展范式,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聊城路径”。展望未来,随着5G基站覆盖田野、AI算法深耕农田,这种模式或将催生更多“数字麦田”“智慧果园”,让千年农耕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编辑:王维佳

责任编辑:张致之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