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14日讯(行动员 李鑫邦)黄女士万万没想到,自己入住新家的第一天就要半夜起来“抗洪”。经过检查,雨水是从阳台上的雨水管漏进来的,而罪魁祸首则可能是负一层的下水道堵塞引起的返水,“可物业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得找第三方来做责任判定,他们没有赔偿义务。”对此,信网(青岛信息港)联系了康大物业,工作人员表示要划分责任确实就需要专业机构来鉴定。不过,目前康大物业已经同意为黄女士维修房屋内因漏雨造成的损失。 黄女士说,康大开元府的房子是2022年3月30日精装交付的,但交房后房子一直没有住人,一直到今年8月她才特意挑了个雨天到新房住一晚。“今年夏天雨水特别多,我想来看看封的窗户有没有漏水,结果就让我赶上了。”黄女士说,自己半夜起床去卫生间时发现房间内开始进水,而且每个房间都无一幸免。 当晚发现漏水问题后,黄女士也立刻联系了物业的工作人员,但由于时间太晚,也没人能马上上门处理,“眼看着地板都快泡烂了,就只能暂时把水都扫到卫生间里,一直忙到天快亮,真是全家‘抗洪’了。” 家里漏水后,开发商也安排了维修师傅上门检查,发现是阳台返水。“阳台之前有一个开发商预留的排水口,但是我们装修的时候在这个位置装了一个橱柜,把地漏堵住了。另外,阳台上还有一个雨水管,工作人员疏通以后说是负一层的下水道堵了,导致水返上来了。”黄女士说,负一层是小区的地下停车场,如果是负一层的下水道堵了导致反水,责任就该由物业和开发商承担,“但是物业说这是到底是谁的责任要找第三方来做责任判定,谁造成的问题谁来承担费用,物业只是协商,没有赔偿的义务。” 为了解情况,信网联系了青岛康大物业,工作人员表示,管道堵塞及返水原因确实需要专业的机构出具证明来进行验证,“出现问题首先要看责任判定,如果是物业的责任,那么我们肯定负责维修。但如果是业主内部的出现问题,那么就得他们自行维修。” 对此,西海岸新区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的工作人员告诉信网,如果房屋还在质保期内出现了问题,并且在物业处有着维修记录,那么就可以联系开发商或质监部门督促其出面维修。如果房屋的质保期已过,针对小区公共区域,可以联系物业方使用公共维修基金进行维修,“但具体到私人区域,业主则需自行处理。” 截至发稿,黄女士发来信息,表示物业已经与其取得联系,同意为她维修房屋。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