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青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青岛信息港 首页 青岛资讯 查看内容
青岛资讯

最薄处0.1毫米 刘锦波成功“复活”胶州蛋壳黑陶

2022-9-8 09:27     发布者: 青岛信息港 查看 689
刘锦波在制作作品。(来源:胶州市委宣传部) 信网9月7日讯(通讯员 隋丽萍 记者 于晓)最薄处0.1毫米、重量不足40克、工艺失传4000多年,这种以“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闻名于世的蛋壳黑陶,竟由胶州市孔子六艺文 ...


刘锦波在制作作品。(来源:胶州市委宣传部)


信网9月7日讯(通讯员 隋丽萍 记者 于晓)最薄处0.1毫米、重量不足40克、工艺失传4000多年,这种以“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闻名于世的蛋壳黑陶,竟由胶州市孔子六艺文化园黑陶艺术馆馆长刘锦波成功“复活”了。


据了解,蛋壳黑陶作为龙山文化时期的代表性器物,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被世界考古界誉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作”,达到中国制陶史上的最高水平。由于这一工艺没有历史记载,制作难度系数极高,所以成功率很低。


“我们从2000年开始专一研究蛋壳黑陶制作技艺,直到2006年成功复制出第一件达到出土标准的蛋壳黑陶高柄杯。”今年53岁的刘锦波,从十八岁开始进入制陶行业,三十多年来一直在摸索研究蛋壳黑陶制作技艺,他告诉记者,在复原了失传4000多年的蛋壳黑陶制作技艺后,又经过十几年的苦心研究学习,不间断地在修坯、烧制等多个环节上进行技术提高,终于使蛋壳陶的薄度达到0.1毫米,甚至超过了出土蛋壳黑陶的标准。


蛋壳黑陶彰显了精益求精的中国匠人精神。目前,孔子六艺园博物馆成立了黑陶研发中心,同时研发出了多款黑陶文创产品,致力于吸引更多的黑陶爱好者和青少年,使黑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今后我们将持续开发新产品,将中华民族优秀的黑陶文化传承下去,让这项土与火碰撞出的传统工艺再次绽放光彩。”刘锦波说。


刘锦波的黑陶作品。(来源:胶州市委宣传部)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莱西广泛开展帮办代办 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米”下一篇:青岛公交司机拾金不昧 六旬老人手写感谢信致谢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