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2日讯(记者 赵宝辉)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和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名单,青岛市城阳区、市北区、即墨区、西海岸新区、崂山区分别位列其中。不久前,青岛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如今五区又获批试点示范县、试点示范园区,初步构建起基于城市、县域、园区的知识产权强市建设体系。 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通知,经地方申报推荐、材料审查、专家评审等程序,确定首批48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151个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以及22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64家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试点示范时限自今年8月至2025年7月。 山东共有7个县(市、区)入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青岛城阳区是其中之一;山东18个县(市、区)入列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包括青岛市市北区、即墨区。山东共有包括青岛西海岸新区在内的3个园区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包括崂山区在内的6个园区入选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园区。 据悉,首批试点示范县(区)的知识产权工作成效突出,有力支撑区域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48个示范县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7.1件,每百户市场主体有效注册商标量达53.8件,以仅占全国县区数量的1.7%,贡献了全国12.4%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是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围绕地方产业发展需求,集中强化区域产业知识产权工作支撑的重要载体,对于促进园区产业核心知识产权价值实现,带动地方知识产权工作水平和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以开展试点示范工作为重要抓手,建立联系指导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资源投入,指导有关县(市、区)和园区制定试点示范工作方案,层层分解任务、逐级压实责任,打造区域知识产权工作高地。有关县(市、区)和园区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指导下,结合工作实际优化完善试点示范工作方案,突出地方特色,明确任务分工,自通知之日起2个月内由地方人民政府和园区管理委员会印发,并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知识产权局备案。要将试点示范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和条件保障,加快落实各项工作举措,不断提升知识产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效能,确保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实效,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青岛市是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国家商标战略实施示范城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首批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第一批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近年来,青岛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强市战略,助推知识产权创造,促进知识产权运用,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全市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优化营商环境、带动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上半年,我市发明专利授权和商标品牌培育量质齐升。新增发明专利授权6754件,同比增长28.4%;PCT国际专利申请1276件,同比增长65.9%;有效发明专利达到5.28万件,万人有效52.51件;商标注册4.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43.01万件,数据均居全省首位。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