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信网】 信网8月24日讯(行动员 赵宝辉)8月23日,“新区新市民心连心”网络募捐项目启动仪式暨培训会议在青岛西海岸新区举行,从大病救助、就业培训、子女助学等方面开启新市民救助工作新探索,成为西海岸新区服务新市民、关爱新市民的又一创新举措。 该项目是由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联合区直相关部门、爱心企业、爱心个人、志愿者、服务组织等各类社会主体开展的关爱新市民系列活动。活动现场,主办方介绍了网络募捐项目具体内容、捐款渠道及捐款方式。 据了解,此次救助对象主要包括因本人就业、子女上学、投靠子女等原因到新区居住生活,在实际生活中、特别是在疫情期间遇到困难,且符合慈善救助条件和标准的新市民。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将在大病医疗、生活补助、技能培训、子女教育、健康体检等方面予以救助。 其中,大病医疗、生活补助方面,因本人或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自负医疗费用较大,或因天灾人祸等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生活特别困难的新市民,根据不同病情和个人自负医疗费用情况,一次性救助2000-20000元,最高不超过50000元。技能培训方面,免费为有实际就业需求的新市民提供养老护理员、育婴师等技能培训课程和其他形式培训,定期开展新市民政策法律科普讲座,提升新市民就业技能和法律意识。子女教育方面,对贫困新市民家庭在读学生及学龄前儿童每学年救助2000元,助其顺利完成学业。健康体检方面,针对性提供免费体检,做好健康保障。 据介绍,救助善款由网络募捐、慈善总会历年结余部分资金、“慈善一日捐”部分资金三部分组成。其中,网络募捐面向全社会爱心人士。市民可通过“市民一家亲”小程序中的“新市民心连心善款筹集”模块进入捐款界面,识别二维码进入“腾讯公益”专有小程序,根据实际,通过单笔捐款、转发捐款、组团捐款等多种形式自愿参与。据了解,9月7日至9月9日参与网络募捐,还有机会获得腾讯随机金额配捐,实现爱心加倍。 “新区234万人口中,新市民8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三分之一,为新区建设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该群体流动性大,多从事临时性工作,无主管单位,面临众多生活、工作问题。我们将联合各部门做好新市民困难群体的摸排统计,分行业、分领域做好救助工作,严守资金使用红线,公开透明用好每一分善款,让新市民困难群体得到实实在在的帮助。”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慈善总会会长王谊表示。 据介绍,无论有无户籍,满足条件的新市民即可享受救助,除部门摸排,符合救助条件的新市民,也可直接携带相关材料报慈善总会,经审定无疑后,即可获得救助,争取3年内受益1万人次。 近年来,随着青岛西海岸新区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前来就业、创业、就学。西海岸新区以“来了就是新区人”的理念,通过开发“市民一家亲”小程序、推出新市民专属保险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新市民群体的立体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本文来自【青岛信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文章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