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青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青岛信息港 首页 青岛资讯 查看内容
青岛资讯

信号山:“尝鲜”成“尝险”?野生景点打卡平台不能坐视不管 ...

2022-8-21 10:39     发布者: 青岛信息港 查看 571
博主推荐青岛网红山洞(来源:小红书截图) 8月17日傍晚,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接警方信息,石老人网红洞有3名大学生被困,需要协助救援。救援队员到达崖底发现,被困者共有9人,都是20多岁的女性,不断上涨的潮水把她 ...


博主推荐青岛网红山洞(来源:小红书截图)


8月17日傍晚,青岛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接警方信息,石老人网红洞有3名大学生被困,需要协助救援。救援队员到达崖底发现,被困者共有9人,都是20多岁的女性,不断上涨的潮水把她们逼到崖壁高处,有的人衣服被打湿,有的人鞋被海水冲走,光脚站着。经过40多分钟救援,被困人员全部安全获救。


博主发文标明网红洞的位置(来源:小红书截图)


近年来,前往“野生网红打卡地”游玩的现象屡见不鲜。冷门、小众、“出片”等,成为了博主推荐“网红景点”的关键词。像在青岛,被推荐最多的、最出名的就是石老人网红洞。那么这些连本地人都不常去的地方,为何还能成为野生“网红”打卡地?可以说这背后,“种草”博主和平台是直接推手。博主为了获取流量、迎合网友只顾吹嘘目的地有多么的美好;平台对其安全隐患只字不提,只顾展示“岁月静好”给自己博取利益;不了解真实情况的网友容易被“带偏”,认为问题不大。无人监管的“野生景点”表面看上去很美,背后却暗藏危机。莫让“尝鲜”成为“尝险”,针对相关野游点打卡不能任其胡来,悲剧不能一再重演。


野生景区能够受到如此的“热捧”,这与背后的平台脱不了直接干系,平台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快。针对于“野游”的相关种草图文、动态视频等,平台在日常就应该加强审核,不能放任不管。围绕“野生网红打卡地”的种种乱象,平台有责任也有义务做好风险提示,对不符合安全的宣传及时删除。一些一味追求流量、博眼球从而忽视安全警示或故意宣传、恶意引导的博主,直接进行警告或是查封。若有网友提出举报或者投诉,平台也应认真的、及时的处理和审核相关问题。毕竟人命关天,平台不能置若罔闻。就像一些律师所说,若任由这类文章或视频在平台存在,给网友造成误导并引发安全事件,应该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责任,接受相关惩罚。


种草的笔记最新奇,野生的景点最无情。“野生”虽然代表着新鲜与刺激,但是也意味着风险与危险。如何避免悲剧的再次发生是我们应当总结反思的。作为游客来说,选择景点前要重点做好攻略,莫要偏听偏信,猎奇的心理要不得。对于一些小众的、未开发的网红景点,不能一味地跟着博主、达人转,应当从多方面了解其信息,提前通过权威渠道摸清当地状况,避免出现“货不对版”的隐患。对于网红洞等野生网红景区,游客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要听人劝诫不要“以身试错”。要明白未开发的景区存在安全隐患,这里并不能追寻到我们心中想要的诗与远方。


网红洞、野生景区不能成为“安全监管的无人区”。地方相关部门应该组织相关力量主动作为,排查已在各大网络平台传播的“野生网红打卡地”,下大力气与平台交涉沟通,对于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有严重安全隐患的打卡帖子敦促及时下架。在已经形成的网红野生景区要及时查封,并且设置相关的安全防范设施,避免游客进入。地方监管应与媒体联动,加强宣传,提醒游客其危险性。在野生景点周围设置一些风趣幽默、使人印象深刻的安全警示标语,并派专人在周边进行巡逻以防有人趁机进入。在整治期间,也有必要制定一些法律法规,对于不听劝阻者实施强制性的处罚。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若要去野外游玩一定要选择正规景区,注意安全。只有平台、游客、地方监管三者共同作用,才能避免类似龙漕沟事件悲剧再次发生。只有我们敬畏自然,遵守规则,保护好自己,才能享受更多真正美丽的风景!


信网评论员 李源菁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青岛开设公益培训班 培育企业提升参与标准制定能力下一篇:平度发布提醒:与发布病例轨迹有交集人员立即主动报备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