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热搜: 青岛
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青岛信息港 首页 青岛资讯 查看内容
青岛资讯

信号山:青岛暑期旅游强势复苏 理性出游才能获得更好体验

2022-8-20 13:07     发布者: 青岛信息港 查看 576
7月下旬以来,青岛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进入8月,市场热度攀升明显。“青岛”两个字成为暑期社交热词,天气、出行、海域、餐饮住宿等话题在各平台上掀起广泛讨论。当分享笔记成为记录旅游的打卡方式,评论区却以不容忽 ...

7月下旬以来,青岛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进入8月,市场热度攀升明显。“青岛”两个字成为暑期社交热词,天气、出行、海域、餐饮住宿等话题在各平台上掀起广泛讨论。当分享笔记成为记录旅游的打卡方式,评论区却以不容忽视的姿态划分出另一片值得思考的空间,“好”与“坏”的对峙、“美”与“丑”的评判……究竟是什么,掌握着旅游体验的晴雨表?


旅游体验过程是有别于人们日常生活的另类行为,期望是旅游过程中体验质量的标尺。偏离了期望的轨道,存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影响,一概而论只会徒增烦扰。承担现实情况普遍存在的差异性,提升理性出游的认知意识,现下会获得更好的旅行体验。


理性出游,基于充分准备,心态是重要前提。这个夏天,随着大批客流在旅游旺季涌入青岛,滨海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充分显现。旅游业虽然受到了疫情的暂时影响,但消费者对旅游的巨大需求没有变,在错峰出行尚未形成常态的情况下,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火爆现状也不会变。所以,“再也不会来了”的吐槽和“这段时期千万别来”的劝退,都不够“合理”。


理性出游,应基于有序,系好“安全带”,才能玩得畅快。从前,有专职人员在旅游平台发布游记,有官方着力打造的固定旅玩攻略,现在,人人充当“意见领袖”,引导着更多群体去选择。这一定程度上对场景的传播和发展会起到推动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野生景点”无序的利用或终将成为一场“豪赌”,热闹过后多沦为一片悲剧的空壳。


仅崂山石老人海水浴场的网红洞穴,今年以来已造成多人涨潮被困,最近一次是在8月4日七夕节,5人被困,“求婚仪式”秒变“事故现场”;8月13日四川彭州市龙门山镇龙漕沟突发山洪,造成7人死亡,一直是当地防范山洪的重点区域,却成了受市民追捧的“景区”和“网红打卡地”……能对生命负责的不是那些爆款种草笔记,不是社交平台上被打上的标签,不是放置的警示牌,最有效的挽救是预防,最好的预防就是规避潜在的危机。


理性出游,更要基于尊重和理解,以偏概全是思维误区。“本地人说一句”和“既定发生的事实”并非难以共存,一味的维护或否定对第三者的观感没有指导意义,让多一些客观的声音相互碰撞,才能筛选有利信息。人们所面临的现状,只会比曾经更加明朗,每一步计划,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一直在进行。城市顽疾顽固,每次大规模的暴露,无形中都在推动着相关责任部门布局应对的脚步。给投入使用一点时间,给实施效果一点空间,改变,从来不会一蹴而就,也绝不是停滞不前。


纵观国内行业整体,疫情的不断反复加剧了出行计划和旅游市场的不确定性。当旅游成为奢侈品,精雕细琢的态度尤为关键,适时关注、追踪游客“售后”反馈,更能凸显青岛打造宜游名片的深度格局。


信网评论员 秦璐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收藏 邀请
上一篇:西海岸新区整治市场经营乱象 倡导商户参与垃圾分类下一篇:怕影响儿子上班 七旬老人独自出门采购迷路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