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北区民政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来源:市北区民政局) 信网7月22日讯(通讯员 郭常玉 记者 杜杲燃)“谢谢你们,帮助我们渡过这次难关!”家住镇江路街道的李旭(化名)激动地握着社区救助工作人员的手表达感谢。李旭是一位重度残疾人,去年12月至今因身体原因住院治疗,经医保报销后仍自付了2万余元,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正当一家人愁眉不展时,社区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为他们送来了“及时雨”。通过筛选对比省民政厅推送的重度残疾人、医疗自费2万元以上等人员信息,街道和社区的救助工作人员发现了面临困境的李旭一家,并主动联系到李旭,通过临时救助,解决了一家人的燃眉之急。 为进一步提升社会救助的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推动社会救助从“依靠申请救助”的被动救助转向主动救助,实现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即时救助,市北区民政局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主动发现机制,努力打造“困难主动发现、救助高效便捷”的社会救助新模式,让救助更接地气、更具温情。构建夯实区、街、居三级社会救助服务网络,在全区22个街道设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窗口、137个社区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加速社会救助数字化改革,将分散在民政等各救助职能部门的分散救助事项集成为困难群众视角的“一件事”,用好社会救助“大救助”平台,在每个街道设立专人受理移动端申请,及时分办、转办各类救助事项。强化预警监测,对全区因病支出较大人员、重度残疾人员等进行筛选和摸排,上半年共筛选14609条疑似救助线索,摸排了4231人次,为22人办理了低保、特困、低边及临时救助。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