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梅庵共享充电站投入使用。(来源:李沧巴士) 信网7月18日讯(通讯员 王正宇 见习行动员 姜丹宁)7月15日,青岛城运控股公交集团李沧巴士公司十梅庵公交停车场内的充电站顺利完工并投入运营。新增的6个充电桩共设12支充电终端,不仅可满足公交车的用电需求,还将对社会车辆开放使用,“共享”充电设施,缓解附近新能源车辆“充电难”的问题。 好马配好鞍 电动公交车“吃得饱、吃得好” 15日上午,十梅庵公交停车场内一排崭新的充电桩投入使用,工作人员在一旁详细监测各项数据,核实充电情况。据介绍,新增设的充电桩终端均为80kw-160kw大功率设备,一桩双头,电力十足,100分钟即可“喂饱”一辆电动公交,使503路、327路等公交车摆脱“里程焦虑”。不仅如此,此次充电站还新增了“高智商”的充电实时监控网络,每辆车辆的充电情况,后台一目了然。工作人员借助大数据统计,错峰用电、削峰填谷,对夜间充电排班的管理更精细,将原有的公交车随到随充更改为按照发车顺序优先级排序,有效公交场站管理水平。 “纯电动公交车基本都是白天营运晚上充电,不仅能够减少用电高峰负荷,还能降低营运成本。”李沧巴士工作人员介绍,以503路线电动车为例,充满电状态下可以跑260公里,基本满足车辆白天的出行需求,驾驶员也能踏实开车,更好地服务周边居民出行。 好船配好帆 电动公交车跑出绿色出行新速度 今年来,李沧巴士公司陆续有100余部新能源电动车投入运行,从柴油公交到新能源公交,车型的变迁映射出公交发展的日新月异。“503路线更换新能源公交车后,起步更加平稳,并且车内设备更加完善,乘坐起来也更加舒适。”503路、327路等线路的新能源公交车自投入使用以来,获得不少乘客点赞。新车的投用不仅让乘客满意度提升,公交驾驶员也连连称赞。503路公交驾驶员刘慧杰介绍,自己曾驾驶过柴油手动挡的公交车,频繁踩离合、换挡、踩刹车,驾驶员负担较大。而更换自动挡车型后,驾驶员有了更多的精力观察车内车外的情况,车内难闻的柴油味也消失了。 随着充电站不断完善,新能源公交车的覆盖面也将扩大,公交纯电动化环保效益正在凸显。不仅降低了交通运输服务碳排放及运营成本,还能引导广大市民群众乘坐公共交通,与市民共享新能源科技为生活带来的便利,助力绿色低碳出行。 “共享”公交充电桩 绿色之路越走越宽 在公交十梅庵停车场充电站内,社会车辆充电区域、监控中心、车辆维修车间、司机休息室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工作人员根据公交车“吃夜宵”的充电特点,辅以多样化增值服务,依托现有场站资源,将充电桩与社会车辆共享,为社会车辆提供方便、高效、安全的充电服务,以提高充电桩利用率。 据工作人员介绍,十梅庵充电站是城运能源科技集团成立一周年之际,对社会开放的第61座公交专用充电站。一年来, 共面向社会开放充电终端227个,充电总功率达28000kw,公交车充电终端用来给一般乘用车充电,20至30分钟即可满足补电需求,充电效率提高了5至6倍。下一步能源科技集团将陆续设置“充电驿站”,打造集餐饮、洗车、停车、休闲、信息传播等驿站类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服务充电站,让市民享受到高效便捷的充电服务。 “公司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担当,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李沧巴士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邓立仑表示,在“双碳”背景下,李沧巴士公司将根据市民出行特点,合理调配新能源公交布局,服务乘客美好出行,助力岛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