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行动员从东昌府警方获悉,东昌府区自全面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以来,在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公安机关工作人员及广大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截止到9月1日,全区已有58.8万人注册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安装率达到了58.32%。同时,“金钟罩”成功预警3947次,有力的保护了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国家反诈中心APP的强大作用已经初显,在您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软件时,请您千万不要忘记两个关键环节,一是进行实名认证,二是开启“来电预警”和“短信预警”。同时,当您遇到可疑安装程序时配合使用APP自检功能,可准确识别并预警诈骗APP,不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否则,即便是您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也有可能落入骗子的圈套。 网上有公司招聘在家做手工的工作,聊城一女士便信以为真,虽然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但依旧被骗23万元,该女士是遇到了假借“免费做手工”实施诈骗的骗子。东昌府警方提醒广大市民,这种招工骗局大家一定要警惕。 【警情通报】“我报警,我被诈骗了23万元——”,2021年8月25日,一位神色慌张的女子张某来到香江派出所报案。闻报,派出所和分局反诈中心民警立即对此案展开工作。 贪图小利,因而上钩。经了解得知,8月25日张某在微信群里收到一条“免费做手工,在家就赚钱”的信息,其通过浏览器下载了一款叫“邮政手工”的软件,下载完成后进行了注册。后来一名“客服”加了张某的好友并且跟其聊天。“客服”告诉张某做手工的材料需要7天才能到货,在这段等待的时间内可以先让张某进一个福利任务群领小任务赚钱。张某便被拉进了群,并按“客服”的指导做了两个关注公众号的任务,成功赚了8块钱。 想赚大钱,掉入陷阱。张某看到真的能“赚”到钱,心想,还有这么好的事情!就相信了“客服”。殊不知,一张大网已经悄悄地撒向了她。请看骗子的伎俩:“客服”给张某发了一个做联单任务的介绍,张某看着赚的比之前的任务多,便心动了,开始做“联单任务”。按照“客服”的指导,张某往这个平台充了大约1万元做完了9单。做完后张某发现在这个平台里的账户余额不但没增加反而少了,里面只剩了两千多元的余额。张某便问“客服”怎么回事。“客服”告诉张某做的任务里有不对的地方所以被扣钱了。此时,如果预感到被骗还不晚。但是,张某没有停止自己“赚钱”的想法。张某问“客服”怎么办,“客服”给张某找一名“指导员”,于是张某便加上“指导员”好友。之后“指导员”带张某进一个“盈利单群”,并被告知,通过在这个群里做任务赚钱来挽回其之前的损失。张某便按照这个“指导员”的要求又跟他继续做任务,等张某前前后后充入了大约8万元做完相关的任务准备提现时,显示提现不成功。平台以缴税、滞纳金、大额打款通道费等各种理由让张某又往里面充了大约十多万元。但张某充完后,还是以各种借口告知其提不出来。这时候张某方才意识到被骗了,才想起来报警。 案情分析,引以为戒。在这起案件中,受害人张某在网上寻找兼职,并成功被“免费做手工”的“诱饵”诱上了钩。又一步步的被“在家就赚钱”的美梦冲昏了头脑。后来又因为急于取回前期的“投入成本”,而一步步落入骗子并不高明的圈套中。张某为此被骗23万余元。张某虽然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但是就因为其没有完成实名认证和开启“来电预警”及“APP自检”这两个关键功能,进而没有得到反诈神器的预警提醒,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更因为轻信骗子的“轻松赚钱”而被骗感到万分悔恨。 找行动员、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行动员在线等你来报料! 文章来源:齐鲁壹点。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