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信网 信网12月7日讯(信网首席行动员 于晓)今年以来,青岛市医保局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努力建设“公平医保、协同医保、安全医保、智慧医保”,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全民健康全民小康目标提供了坚实保障。 建设公平医保,共同富裕的医疗保障基础更加坚实 夯实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全市参保913.6万人,同比增加24万人。提高居民财政补贴标准,提高居民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报销比例,开展社区门诊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今年共为68.1万名住院患者报销医疗费84.4亿元,人均报销12400元;为61.7万名门诊慢特病患者报销36.6亿元,人均报销5924元;为6万名大病患者报销35.7亿元,人均报销6万元;为7.7万名困难群众报销医疗费8.9亿元,困难群众个人自负在4%左右。2.4万名原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不脱政策。实施新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着力解决农村地区制度可及性不高和农村照护资源短缺问题,统一职工与居民的待遇类型和服务形式,为农村居民增加了生活照料保障,提高了农村居民待遇水平。1-10月,全市护理保险资金支付6.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8%;全市享受待遇人数达到4万人,其中农村居民新增1.1万人。实施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保险“琴岛e保”,加强重疾大额费用精准保障,群众医疗负担进一步减轻。自5月上线以来,全市参保人数超过211万人,赔付11401人次、1502万元,人均赔付4370元。 建设协同医保,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更加明显 保障全民免费接种疫苗,助力快速建立免疫屏障。足额上解疫苗费用8.98亿元,拨付接种费8796万元,保障接种1759.2万人次。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今年继续下调单位职工医保缴费率1个百分点,减轻参保单位负担33亿元。作为全国首批试点城市之一,7月全市18家试点医院正式按DRG付费,明年将扩大到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让老百姓看病真正得实惠、少花钱。全面落实药品耗材集中采购改革。确保国家、山东省、省内地市联盟集采药品耗材及时落地,257种药品和4000余种高值医用耗材平均降价53%,每年节约费用8亿元。搭建全省首个药品集采结算平台,医保部门直接面向400余家药品耗材供应商结算,将药企回款周期从平均180天缩短到平均30天,年结算金额超过10亿元。 建设安全医保,百姓“救命钱”守护更加安心 综合运用审核稽核、行政处罚、刑事处理、信用监管等手段,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违约使用医保基金和欺诈骗保行为。开展“守护基金打击三假”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据”典型欺诈骗保行为。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构建全要素、全链条、全过程的综合监管体系。截至10月底,共追回和扣拨医保基金1.41亿元,解除医保协议16家,暂停医保业务76家,向公安机关移送3起,曝光典型案例25起。确保医保基金运行稳健可持续。2020年我市职工医保基金运行效率排名全国第一,居民医保基金运行效率位居全国前列。今年1-10月,今年全市职工和居民医保分别收入190.67亿元和45.73亿元,分别支出155.7亿元和46.14亿元,收支保持基本平衡,运行效率总体较高,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愈加牢靠。 建设智慧医保,市民看病就医报销更加省时省力 建设“互联网+医保”智能服务大厅,实现高频服务事项全部网办掌办。积极推进“医疗费用报销”一件事一次办,实现与退役军人、乡村振兴、民政等职能部门及商业保险公司跨领域信息数据共享,解决了部分群众二次跑腿报销问题,联网结算181.5万人次,结算金额15.7亿元。推广医保电子凭证应用,全市参保人员激活率达53.2%,6000多家定点医药机构支持手机扫码支付。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逐步实现了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全覆盖。其中,异地住院联网机构达366家,省内门诊慢特病联网和异地普通门诊联网均达309家。推进医保服务向基层一线延伸,在全市设立247个社区医保工作站、174家村级助农点,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站式医保服务。 本文来自【青岛信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文章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