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油轮接卸“随到随靠”,每艘船能省下2万美元 □青岛日报/观海资讯行动员 周建亮 7月1日中午,来自马绍尔群岛的“旅行号”轮靠泊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实华码头开始卸货,预计24小时后完成。从这艘船开始,青岛引航站实施15万吨级油轮全潮时靠泊模式。该模式打破了潮水限制,减少到港油轮待靠时长,降低滞期费成本。今后,15万吨级以下船舶第一天早晨靠泊、第二天中午离泊后,后续船舶可直接靠泊,码头的接卸效率由原来的2天1艘次提高至3天2艘次,泊位利用效率提升约25%。同时,克服天气因素,大幅降低大风大雾等恶劣天气影响,对改善青岛口岸营商环境、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具有重要意义。 青岛港是全国第二大原油接卸港,2021年接卸原油8838万吨。一直以来,大型油轮(含10万-15万吨级)只能在平潮时段靠泊(高平潮、低平潮)。随着山东地炼厂供油船舶船型需求和国际原油市场格局变化,10万-15万吨级船舶到港靠泊比例大幅上升,今年上半年已占到港靠泊船舶的一半。但在靠泊艘次与去年基本持平的情况下,吞吐量反而下降,码头生产压力剧增。 如何提升船舶周转效率,释放码头利用率?青岛引航站成立专家组,攻克了潮水流速过急对船舶靠泊带来的不利影响等难题,实施15万吨级油轮全潮时靠泊新模式,创造更多靠泊机会。青岛引航站站长王武修以“旅行号”为例介绍:“按照以前的模式,‘旅行号’明天下午两点之前离泊后,后续船将因错过潮水无法靠泊。全潮时靠泊后,后续船舶可不受潮水限制于下午5点靠泊,比以往将至少提前12小时靠泊。” 一直以来,港口生产作业效率及船舶靠泊滞期都是货主选择装卸港的重要考量因素。“一艘船提前12个小时靠泊,能为货主节省出2万多美元。”青岛中联油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大鹏决定,今后将安排更多船舶来青岛接卸。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