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信网 行动员 赵宝辉 摄) 信网6月28日讯(行动员 赵宝辉 于晓)“在自助餐厅吃的三文鱼口感不好,听说有假的三文鱼,就是不敢确定。”相信有此类疑惑的顾客不少。近日,一位具有专业背景的网友帮大家解开了这个谜团:他在青岛某自助餐厅取了三文鱼刺身,经DNA条形码序列检测实为“虹鳟鱼”。此消息一出引发网友热议,在消费者的传统认知里,只有“鲑鱼”才是真正的三文鱼。那么,虹鳟是三文鱼吗?到底能不能直接食用?信网(0532--80889431)走访了岛城多家生鲜超市,并询问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鱼类专家,听听他们从专业角度给出的解答。 (来源:微博截图) 网友用DNA条形码序列检测“破案” 当下,三文鱼成了自助餐厅的标配,周先生曾花一百元在圣罗巴海鲜烤肉自助餐厅用餐,他发现餐厅的三文鱼刺身鱼肉色泽暗淡,肉质也偏干、不够鲜嫩,他怀疑商家用别的鱼冒充三文鱼。最后商家解释是选用的冰冻三文鱼,进价确实比冰鲜三文鱼要低廉,口感也略差。 无独有偶,酷爱吃三文鱼的徐先生也光临过不少自助餐厅。徐先生告诉信网,298元以上的自助餐厅,三文鱼看起来色泽鲜艳、线条清晰、吃起来有弹性,而一些百元以下低价餐厅的三文鱼皮肤颜色灰色暗沉、僵硬,“我只知道不好吃,以为三文鱼有大有小,出现偏差也正常,后来听说一些餐厅使用的是别的鱼。” 到底有没有餐厅使用假冒三文鱼呢?6月20日,一名拥有专业背景的网友回答了很多人的疑问,他在微博上声称,自己在青岛某自助餐厅取了“三文鱼”刺身,回来检测了DNA条形码序列,鉴定为虹鳟,“这里没有任何指责商家的意思,因为我们并不知道食材当时的养殖环境是如何,所以无法对其品质的优劣和安全性做评价,只是客观呈现物种鉴定的结果。”这位网友说。 “虹鳟”与“大西洋鲑”价格相差不少 6月24日上午,信网走访位于香港中路的佳世客购物中心三文鱼专柜,这家专柜三文鱼刺身所售重量在116克至270克不等,价格在84.45元至202.4元之间,换算下来每斤364元。“我们这的都是澳大利亚进口的,冷链公示牌上有标注。”专柜售货员告诉信网,“现在超市里卖的三文鱼一般都是大西洋鲑,没其他种类。”在冷链公示牌上,商家还特意标注了原产地是澳大利亚。 当信网向对方提及关于“虹鳟鱼冒充三文鱼”现象时,售货员摆了摆手,笑着说:“现在哪有卖虹鳟的,都已经淘汰了。虹鳟属于淡水鱼,口感跟深海三文鱼相比口感差远了,顾客一吃就吃出来。”此外,售货员还向信网分享了选购三文鱼的方法,“深海三文鱼纹路很深,而且颜色纯正,别的鱼则没有这种特点。” 与佳世客不同的是,另一家超市所卖的三文鱼刺身则由挪威进口。受访商家同样表示未曾购入虹鳟鱼,所售三文鱼种类也是大西洋鲑鱼。“从鱼肉的纹路和颜色来看,很多消费者并分不清楚。大西洋鲑和虹鳟最大的区别在于头部是否有‘黑点’,虹鳟鱼的头部则是没有‘黑点’的。” 信网通过淘宝检索发现,虹鳟价格在每斤85元左右,与大西洋鲑每斤364元相比,价格相差巨大。 市场进口三文鱼商家均“亮码销售” 罗先生在市南区经营一家日料店,他告诉信网,现在日料店选用的三文鱼一般是“挪威三文鱼”,“之前的时候会选用日本进口的,但挪威的个头大一些,抛去头部骨排,成本会小很多。”至于是否考虑虹鳟鱼,罗先生称,“肉质硬,口感差,容易砸‘招牌’。” 信网了解到,所售三文鱼的店家更在意三文鱼的口感,对于大众对三文鱼会有寄生虫的担忧,店家表示都是通过了海关检疫。事实上,各商家在售卖三文鱼时均公示了山东进口冷链食品溯源二维码,做到了亮码销售。只要手机扫描溯源二维码,食品类型、名称、品类以及原产国等信息均可显示在手机终端。 不过,大多消费者在面对询问时,都表示不清楚如何分辨三文鱼。 虹鳟鱼能不能生吃听听专家建议 据介绍,三文鱼是一种鱼类的通俗叫法,具有商业价值的三文鱼品种有30多个。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苏昌顺则称,并没有确切标准来规定“三文鱼”究竟包括哪些品种,“其实三文鱼泛指大西洋鲑、太平洋鲑、虹鳟鱼等品种,从学科分类上不存在三文鱼鱼类,它属于鲑鳟鱼类的商业名称,除了挪威,日本、俄罗斯和加拿大等地也是三文鱼的主要产地。” 苏昌顺告诉信网,不可否认,生长在淡水中的鱼类的确容易感染寄生虫,那按照消费者传统观念,生活在海水中的大西洋鲑鱼,就一定不会长寄生虫吗?答案是否定的。 苏昌顺解释道,海鱼仍有长寄生虫的可能:“像是挪威的海水温度低,海水比较洁净,鱼类染上寄生虫的几率很低,但几率低也不代表没有可能。符合管理标准、水质清洁且饲料优良的养殖场所养殖的虹鳟鱼也是可以直接食用的,要想完全杜绝寄生虫的危害,就只有充分熟透才行。” 文章来源:信网。如上内容为青岛信息港(www.qingdaoxinxigang.cn)官方网站综合整理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青岛信息港官方网站是山东青岛区域化综合性新媒体平台,目前青岛信息港已全网覆盖,主要有今日头条、微博、微信、哔站、知乎、搜狐新闻、网易新闻、腾讯新闻、新浪新闻等商业平台,以及中央和省市地方官方媒体平台入驻号,实现了全网覆盖。青岛信息港是山东半岛地方信息门户,拥有广播电视经营许可证,按规定进行工信部和公安局的备案,内容源于网络,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如需转载时请保留原版权的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