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走在城市的街道上,本该是整洁有序的景象:商铺招牌错落有致,行人往来从容自在。但现实中,不少门店外却成了“杂物仓库”——纸箱、塑料筐堆在人行道上,拖把、扫帚靠在墙根,甚至还有商户将闲置的桌椅、货架直接摆到店外,不仅挤占了公共空间,更让街道颜值大打折扣。这种室外乱堆放的行为,看似是“自家的小事”,实则扰乱了公共秩序,也给城市管理添了堵,整治势在必行。 门店室外乱堆放的危害,远不止影响美观。人行道被杂物占据,行人不得不绕行到非机动车道,增加了安全隐患;更严重的是,一些易燃杂物堆放在店外,一旦遇到明火极易引发火灾,而堵塞的通道还会阻碍救援。此外,长期堆放的杂物容易滋生细菌、吸引蚊虫,成为卫生死角,与周边的生活环境格格不入,也影响着商户自身的经营形象——谁愿意在杂乱无章的店外驻足消费呢?面对这类乱象,同和街道展开专项整治活动。一方面,执法人员通过日常巡查“抓现行”,对违规商户当场劝导,明确告知乱堆放违反了相关规定,要求立即清理;对拒不配合的,依法开具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到位,用“刚性执法”划出公共空间的“红线”。比如,有的商户为图方便,将进货的纸箱堆在店外“暂存”,执法人员不仅会督促其搬离,还会提醒“临时堆放也要守规矩,不能占用公共区域”。另一方面,查处的过程也是“普法+服务”的过程。执法人员在整治时,并非简单“一罚了之”,而是耐心向商户解释:店外空间属于公共资源,乱堆放既影响他人,也可能因环境脏乱流失顾客。这种“刚柔并济”的方式,既能纠正违规行为,也能让商户理解整治的意义,从被动整改转向主动维护。 街道是城市的“毛细血管”,门店则是街道的“窗口”。同和街道通过严格查处乱堆乱放,不仅能让街道恢复整洁有序的原貌,更能让商户在规范经营中提升形象,让行人在畅通环境中感受便利。当每一家门店都守好“门前责”,每一条街道都清爽畅通,城市的烟火气才会更有质感,生活的幸福感也会在整洁中悄然升温。 |